党员学习心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心得

发布人:基建处      作者:张珈彬   时间:2017-12-04   浏览次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岁月留痕总是赋予那段时光某种色彩。它也许是赤色的,心底的热情之火从未被熄灭;也许是金色的,始终照亮前行的道路,又或许是一笔浓墨,挥毫写意出彩篇章。

             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知情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全方位、全视角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讲述了他如何经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与村民们、知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谈起当年的故事,依旧记忆犹新,珍贵的记忆虽然沉淀在流年岁月中,但绝没有褪色。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活泼,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字里行间质朴感人,带给我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是一次共产党员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更是思想上的对表和看齐。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彰显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认真品读和学习!
    那一代知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上山下乡运动,影响了知青的一生,也影响了青年习近平的一生。习仲勋同志说过:“从动乱中过来的一代青年,受到过毒害和创伤,也得到了其他时期所得不到的磨练。”知青与当今农村新青年是有不同的,知青客观上带去了城市文明、城市文化,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文化成果。如今的农村青年再回去,他们带去的是互联网、大数据,是全新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方法、全新的种植理念和对农业市场的认识。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中,我感受到了国家使命下的当代知青精神。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点睛:“中国自古以来,不管是在盛世还是衰世,不管环境多么荒谬,总是有悬壶济世的良医出现,总是有‘邑有流亡愧俸钱’的良吏出现,这是我们民族能够生息延绵的脊梁所在!”。那段知青岁月里,田地间的一犁一锄,掏心窝的一言一行,与村民朝夕相处,闯“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优秀品格,是自我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渐养成时期。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人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的过程,没有谁“天生而伟大”。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或许迷茫过、失落过,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家庭受到打击和排挤,但这并没有消磨他内心的品质。志当存高远,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陕北农村给习近平等知青们提供了政治上相对宽松、能够发挥个人潜力的天地。1975年大学招生,在推荐过程中,习近平经历了很多曲折,是否能顺利上大学还是未知数,但他不想多数人那样,把农村看的凄凄惨惨,经过七年的磨练,他在这里有情似亲人、知己贴心的父老兄弟,有日思夜想干不完的事,即使走不了又有什么呢?人的经历不同,想的东西不同,对人的影响不同,最后走向的道路就会不同。陕北这片热土塑造了习近平坚韧不拔、刚强坚毅的性格,放眼未来又着眼于脚下,使他成为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的党的领袖。
    怎样读书?
    学习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个人的能力素质是通过不断学习思考、长期积淀形成的。从来不会读哪一本书是无用的,以为没有完全消化、理解透彻,其实,书中点滴早已潜移默化影响着你,渗透在日常的行为处事、待人接物中。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劳动期间,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在这部书中,我学习到以下几点:第一,读书注重分析比对。遇到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与之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侧面了解分析该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我研究生期间,我的导师也曾说过:摘录图纸和案例,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思考如何为我所用,如何举一反三。我想这是核心要牢记的。第二,读书方法也很重要,注重阅读的深度。读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地扩展阅读知识。我认为,纵横相交的方法就很好。 读一本书(专业性较强的书籍),纵向可按时间顺序,找出不同年代该观点、方法的演变,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点。横向可寻找相近书籍或国内外研究,发现学科交叉点,交叉点中出创新点。第三,看军事政治类的书籍,如《毛泽东军事文选》,不仅要搞清楚讲了什么问题,是如何阐述问题的,还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提出,当时在什背景下阐述该问题的。留意论述问题的时间、地点、针对性。习近平在梁家河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在读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时,就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找出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书籍来互相印证、互相对比,深入理解。这样学到的历史观点是立体的、全面的,既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不同点,也养成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可以说,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都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今天,他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建立在他对中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担当大任,不仅需要劳其筋骨,还要博览群书,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好比领导干部完成工作任务是过河,而过河需要船,需要桥,这里的“船”和“桥”,就是思想方法,就是工作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既从实践经验中来,也从学习、读书中来。
    总书记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讲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令人动容。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这种勤奋好学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物质生活、信息获取手段极大丰富的今天,很多人年轻人都有学习乏力、思维慵懒的坏习惯,对比总书记当年在生活清苦的条件下仍能自觉做到学习刻苦、思想艰苦。我们每个人都应反思和检讨,自觉重整行装再出发。
    人格魅力与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能够从一名普通知青成为梁家河大队的领头人,再到如今的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离不开这七年的磨砺和成长。环境塑造人格,一个人的成长锻炼,是有多重因素的,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环境条件等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都体现了他敢说敢做的工作作风。因为在农村待的时间比较长,也做过县委书记,关心“三农”的事情比较多,现在尤其强调干部责任到位,考察一个干部的责任感就是考察一个地方的的实际情况。“权=责”,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担多大的责任。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在梁家河七年,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种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少有的。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这就是养成了他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后来返回北京,有更有前途的工作机会,但他反而放弃了看似更平坦舒适的道路,下沉到基层,沉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抱负、有勇气、有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为什么?这与他“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信念和抱负直接相关。一句话,在农村七年,习近平总书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一是与他这七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锻炼有关,他不甘于平淡生活,认为人活一世,要做一番事业,要在“修齐治平”方面有所作为,这是他成长的内因;二是外部因素。如党组织的培养,家庭与环境的影响,陕北老乡的关怀教育等。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有追求、能吃苦,主要体现在为党担当、为人民担当、为民族担当。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画面感很强,语言生动朴实,书中的人物形象每一个经历的故事都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可读性强、感染力强,是广大党员锤炼党性的生动范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敢作为、敢担当的作风和用于创新的胆识,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青年人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实字当头、以干为先,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基建国资支部:张珈彬)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基建处